“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历代诗人咏河南》的出版,是河南省学术界、文化界在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方面的一项重要收获。
今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中原学”,并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原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河南探索,担负着提升新时代河南文化软实力的职责使命。从研究主题上看,“中原学”主要定位就是黄河文化。诗是文化的诗性表达。从诗三百开始,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诗歌作为有文字以来最初的文学形式,如一堆永不熄灭的篝火,照亮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策源地,更是我国历代诗人流连忘返之地,沉淀着我国历代诗歌的大量精品力作。在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专家学者潜心编纂的《历代诗人咏河南》这部恢宏巨著,其出版可说正逢其时。它对于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结合对本书的学习,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是为我们弘扬文化担当精神提供了学习样本。文化自信需要文化担当。这部长达75万字的厚重图书,从2005年开始,到今年出版,历经13年时间,内容涵盖嵩山、黄河和全省18个省辖市及其所属的157个县(市、区),时间跨度几千年,可以说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古代文化整理工程。从它的难度和工作量看,如果没有可贵的文化担当精神,日复一日披沙拣金,是很难完成的。河南有着含量丰富的文化金矿,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历代诗人咏河南》编纂者们的文化担当精神,以河南为圆点,以黄河文化、中原文化为起点,着眼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埋藏在中原大地上的文化金矿进行深入挖掘,赋予它们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以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河南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二是为我们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提供了诗化样本。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要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既要讲出规律、讲透道理,又要讲好诗化的历史发展逻辑。因为诗歌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通过诗化的语言更能讲好故事。《历代诗人咏河南》以其多达5714首的诗词,为我们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提供了可贵的样本。一部《历代诗人咏河南》,就是一部诗化的黄河故事、河南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深刻了解黄河的历史秉性及其承载的人文精神,了解河南的历史特征及其出彩点,进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是为我们构建“中原学”提供了志书样本。《历代诗人咏河南》作为艺文类志书,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诗歌深入了解河南省各个省辖市、县(市、区)的山川、古迹、名人、历史事件和地方风物,以及蕴含其中的儒家思想、道家理念、佛家情怀等,丰富中原学研究的内容和体系建设,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有思想价值的学理支撑。
(李庚香系河南省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研究员)
相关链接:
王全书给《历代诗人咏河南》发贺信: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姚待献贺《历代诗人咏河南》出版:实现中原更加出彩,中原文化必先出彩
王永宽贺《历代诗人咏河南》出版: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