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 这份报告含金量满满

2025年09月29日13:11

来源:潮新闻

  2025年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对话会。记者 祝梅 摄

  9月25日下午,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对话会”上,《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25)——合作动向、中国实践与未来路径》正式发布。这是首份以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为主题,并在国家级展会发布的旗舰成果,可谓含金量满满。

  从内容上看,报告围绕“现状—概况—动向—实践—未来”的逻辑主线展开,展现出六大亮点。

  在定义上,概括提出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三个特定”核心内涵,即特殊经济区普遍具备“特定区域范围、特定政策安排、特定发展目标”三大特征,是指一个国家内实行特定经济政策,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的特定区域。

  各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有什么异同?报告进行体系梳理,首次厘清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主要类型与政策趋势。

  比如,报告指出,各成员国特殊经济区的政策主要集中于投资开放、税收优惠、产业转型升级和贸易便利化四大方向,部分园区提供企业所得税、关税减免等支持,在产业发展路线上则突出数字化与绿色化导向。

  在合作动向上,报告紧扣全球发展议题和共同诉求,聚焦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农业三大重点领域,“解码”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的关注点——人工智能领域注重政策协同和技术落地;绿色低碳领域依托资源互补探索转型路径;农业领域则以粮食安全为核心,推动研发与加工贸易合作。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实践参考,报告总结了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四大可复制合作模式,更创新性地呈现了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中国方案”。

  具体来看,报告提炼出以企业主导为引擎的园区共建、以资源整合为导向的产业协同、以技术共享为核心的联动创新、以人才流动为纽带的能力建设四大模式;在“中国方案”中,则主要总结了培育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贸易合作、推进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的投资合作、构建以海陆空为网络的立体化物流合作、探索以“融资+结算”为核心的跨境金融合作、推动以标准化为支撑的互联互通合作等金砖合作实践路径。

  为量化评估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水平与潜力,报告还尝试构建了一套科学、可操作、综合性的贸易指数体系,即中国—金砖成员国贸易指数体系。

  面对加速演变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金砖国家作为由多个新兴国家共同构筑的多边国际机制,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原则,奠定了合作的坚实底座,也让团结合作的时代价值更加凸显。报告的发布,为促进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提供了参考。

  报告由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贸易中心(ITC)、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联合国统计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全球中心、国际小水电中心(ICSHP)等指导下,由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下称金砖合作中心)联合浙江省商务研究院编制完成。

  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与创新发展等议题,持续编制并发布报告,致力提升报告的质量和影响力,共同探索特殊经济区合作新路径。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金砖合作中心能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不断加强与国际组织、金砖国家政府、企业合作,为合作机制构建凝聚合力,为产业协同发展架设桥梁,为创新动能培育提供土壤,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活力。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