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桐柏县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定点帮扶下,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广“三边一院”养殖新模式。截至目前,桐柏县已经发展“三边一院”养殖基地70余处,盘活农村闲置用地2000余亩,养殖户户均年收入突破7万元,走出了“用活一种新模式,打好两套组合拳,做强三大产业链,促进四方共提升”的乡村富民产业路径。
用活一种新模式
“三边一院”农牧循环养殖模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相涛提出,科学利用田边、林边、沟边和闲置庭院进行特色养殖,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生态养殖体系,实现群众“肉篮子”与“钱袋子”的双重充实。
“三边一院”模式破解了桐柏县的三大难题。
一是破解土地与环保制约难题。“三边一院”模式利用田边、林边、沟边等闲置土地发展产业,对传统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吴城罗畈村针对林下养鸡特点,试验出“每亩林地养殖50~80只鸡”的科学密度,推广“鸡粪+秸秆”堆肥技术,实现了种养循环。
二是破解资源闲置难题。“三边一院”模式让长期以来农村被闲置的资产重新发挥作用。固县镇新庄村利用闲置的缓坡地带建设15棚养鸡大棚,由养殖户承租,每户每年可实现收入近 4万元。
三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通过“三边一院”模式,实现产业增收和农民增收,让农民在家门口安居乐业。程湾镇苏扒村投建1500平方米标准化鸡舍,通过“企业供雏+农户育成”的产业链延伸,将3000羽脱温鸡苗衍生出土鸡蛋、生态鸡等特色产品。
打好两套组合拳
桐柏县充分运用院士团队的引领作用和金融活水“四两拨千斤”作用,让前沿理论变为生动实践,让金融支持惠及父老乡亲。
以“院士团队赋能”破解技术和人才堵点。首先是推进技术创新。立华牧业是全国第二大肉鸡养殖上市公司,八大业态均在桐柏县布局,农村分散养殖场已建设运营375栋。桐柏县成功推动院士团队赋能的农牧循环经济研究院与南阳立华牧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康相涛院士团队坚持每年来桐开展实地指导,已为立华牧业导入多项技术领先的科研项目。同时,立华牧业持续为“三边一院”养殖提供优质鸡苗和技术指导,并保价回购。其次是推进人才培养。创新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推进立华牧业与河南农业大学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首批6名优秀毕业生已入驻企业开展实践学习。同时,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成功申报“科技副总”项目,重点突破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养殖场臭气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瓶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金融赋能”破解资金和市场堵点。充分利用邮储银行推广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服务模式,推动产业升级,累计投入近2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三边一院”工程。因地制宜在固县镇新庄村、魏岗村等地构筑起星罗棋布的现代化养殖基地,以标准化鸡舍、智能化围网等基础设施为支点,形成“政府搭台、银行注资、群众唱戏”的协同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建在村头巷尾的金融服务站,为农户量身定做“三边一院产业贷”金融产品,每户的额度为5万—10万元,目前已经为50余户养殖户发放400余万元,为农户解决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畅通市场渠道。利用“桐柏U礼”等销售模式,将“三边一院”养殖并通过精深加工出产的“将军鸡”等有机农产品推向市场,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
做强三大产业链
通过科技赋能、金融助力,“三边一院”养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三大产业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强农产业。
“三边”养鸡逐步形成富民产业。强强联合迅速孕育出新模式,在固县镇沈楼、新庄等5村建成18棚生态鸡舍,创新“政府筑巢+农户育凤”模式——公共资金注入基础设施,农户以微薄租金反哺集体,实现资源活化与利益共享双赢。
庭院养虫实现绿色循环发展。在推动养鸡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通过仿生学原理,利用鸡粪、厨余垃圾等养殖黑水虻,黑水虻虫体烘干后又可以作为高蛋白鸡饲料,让昔日令人头疼的“污染源”蝶变为循环经济的“营养源”。该技术已于6月底在固县镇首批规模化养殖成功,下一步将全面推广该技术,实现鸡粪日产日清,年产生经济价值2500万元。
生态种植助力抢占市场高地。联合农业院校专家团队驻点指导,将在林下、田边的养殖基地产生的粪污,发酵后的有机肥反哺林地苗木和蔬菜,形成“养殖—粪污—种植”的闭环,仅此项就让苗木和蔬菜施肥成本降低30%,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
促进四方共提升
在院士团队领航和金融支持的多重助力下,“三边一院”养殖模式正成为桐柏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农户实现增收。目前全县已有170户农家在“三边”经济中觅得致富良方,依托养殖产业每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三边一院”的生态价值已经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市场回响。
产业得到发展。走地鸡、黑水虻、有机菜三大产业在降成本增效益的共同作用下,2024年总产值达到3亿元。
企业实现增利。立华牧业和“三边一院”养殖模式互为补充,2025年将实现1800万羽出栏量,销售收入将突破5亿元,10家农村经济合作社年销售额突破50万元。
政府实现增信。通过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三边一院”养殖模式,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社会信誉和群众口碑,更为农村地区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与先进经验。(古琴 马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