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悟兵团精神,汲取历史力量,学习兵地融合实践,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月26日,河南援疆前指哈密市直第三党支部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到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
“大家请看,这个牛皮挎包见证了一段非凡的历史。1949年兰州战役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六军第十六师战士张学文购置了它,随后便带着它踏上了进疆的征程……”在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仿佛把大家带到那段峥嵘岁月。
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是由河南援疆资金投入建设,规划为“东疆大地·新星升起”“金戈铁马·烽火红星”“屯垦戍边·瀚海红星”“璀璨新星·不忘初心”四大部分。馆内珍藏着的1000余件军垦文物与400余张历史照片,串联起了从革命烽火到屯垦戍边的壮阔史诗。
“每件文物、每张图片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每一处繁荣的景象,都是兵团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伟大的兵团精神必将成为激励我们进一步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的不竭动力!”不少援疆干部人才表示。
随后,援疆干部人才来到十三师新星市规划馆进行参观学习。
作为十三师“四馆”之一,十三师新星市规划馆也是由河南援建的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以及城市发展成果与总体趋向。该馆定位为亲民、互动、前瞻的“新星市城市窗口”,布展采用目前国内最新前沿技术,融合互动多媒体、AI展示科技及声光电技术,充分反映第十三师新星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当天,援疆干部人才还参观了黄田农场九连驻地的庙尔沟烽燧遗址,现场感受千年文化的韵味。
据了解,烽燧是汉唐时期边防报警的军事传讯设施。天山南北烽燧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了国家有效管理广大西域地区的生命线,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提供了有效保障,见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见证了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保卫新疆的历程,也见证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努力奋斗。
“通过今天的学习,‘兵团精神’让人崇敬,先辈们为共和国‘屯垦戍边’的历史记忆让人动容,十三师新星市推进兵地融合的实践更让我们感同身受。”参观学习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参观学习感悟到的‘兵团精神’‘军垦精神’化作工作中的强大动力,勇担使命、扛起责任,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做深做实做好援疆工作,着力把受援地当作家乡来建设、来发展,团结各民族同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现代化美丽哈密贡献力量。”
河南援疆报道组:王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