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在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璀璨启幕之际,中国移动河南公司以创新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依托5G-A(5G-Advanced)网络技术,成功保障新华云平台六场大型直播活动,让全球观众通过超高清画面实时感受“云鬓花颜金步摇”的国色天香。这场持续15天的数字文化盛宴,标志着洛阳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移动对洛阳各大牡丹观赏园部署5G-A网络。图为工作人员在王城公园现场适时开展网络监测
技术创新:5G-A网络筑基云端盛宴
4月2日清晨,王城公园内,中国移动河南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对直播专网进行最后调试。网络优化人员指着实时监测屏介绍:“我们创新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将频谱资源进行智能整合,使单用户峰值速率达到4Gbps,相当于用6秒下载一部蓝光电影。”为确保牡丹园、中国国花园等六大主会场同步直播的万无一失,技术团队累计扩容8个重点小区,对3处基站进行天线倾角优化,并通过Massive MIMO技术实现直播区域信号强度提升12dB。
5G-A保障中国牡丹文化节期间网络畅通无阻。图为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赏花区一角
5G-A云赏花,移起行,更精彩。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直播现场,3台8K摄像机正通过5G-A网络实时回传画面。技术负责人展示了后台数据:即便在单场超10万人在线的高并发场景下,网络时延始终稳定在8ms以内,画面传输码率保持80Mbps高位运行。“我们为每路直播信号开辟专用网络切片,就像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设置VIP车道,确保关键数据优先通行。”
图为工作人员开展无人机基站悬停演练,以应对网络突发需求
文化赋能:数字技术活化千年文脉
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的夜游直播中,5G-A网络与XR技术的融合应用惊艳全场。通过部署在25台8K摄像机,观众可在手机端自由切换视角,借助多流传输技术实现“人在画中游”的沉浸体验。文物专家通过5G-A+数字孪生系统,将武则天时期牡丹纹饰的鎏金工艺进行毫米级还原,让百万网友透过屏幕触摸历史肌理。在神州牡丹园,机器狗驮着牡丹花篮,机敏地在赏花人群中表演跳跃和献花;大型无人机在5G-A网络的加持下,在空中散下花瓣雨……越来约多的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到沉浸式赏花中来。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文化传播范式的革新。”洛阳广播电视台负责人表示,六场直播累计吸引超3000多万人次观看。为了满足观众好奇,5G-A网络慢直播珍品牡丹品种,每场点击率均在百万人次。
未来已来:智联网络开启文旅新篇
随着文化节渐入高潮,中国移动的“网络哨兵”系统仍在持续进化。基于通感一体技术建设的数字孪生平台应用到越来越多的景区,可对客流量进行厘米级定位预警,使安全管理响应速度提升至秒级。
“我们正将文化节保障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负责人在技术复盘会上透露,洛阳分公司已形成标准的“重大活动5G-A网络保障体系”,下一步,洛阳分公司将持续推进5G-A载波聚合功能的连片部署,让“唯有牡丹真国色”的数字之美绽放得更加绚丽。(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