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见的战线 我在勇敢的守候

2021年09月08日15:03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疫情就是命令!7月31日以来,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病毒侵袭河南,郑大一附院奉令派医疗队紧急驰援郑州岐伯山医院,王玺是郑大一附院心脑血管内科的一名医生、也是第二批奔赴岐伯山医院医疗队成员,更是迄今坚守岐伯山抗疫一线的执甲白衣天使之一。下面,通过王玺医生的自述,我们来一起再现、洞见这群活跃在郑州抗疫第一线的坚守者。

在抗疫的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冲在抗疫战线的最前沿,从来不说苦,从来不怕累,像一名战士一样坚决服从指令,完成守护防线的使命。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的比说的多,一直用行动来表示抗疫的决心,我称他们为“默默的抗疫人”。

照片中最显眼的一个人就是那个头最亮的人,人如其名,他叫李德亮,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8月6号一早抵达港区医院,我们一起参与了重症隔离病房的重建工作。他很随和、很淡定,私下里聊天他给我说去年曾在重症隔离病房参加抗疫及前几天连续奋战在六院旁边小区采核酸。我这才明白,原来他一直在前线。虽然是一位抗疫老兵了,作为一个消化科大夫,重症患者管理对他来说不是日常工作,于是他就跟在组长刘刚(SICU)和陈琳琳(CCU)身后,学习呼吸机、高流量的应用及中心静脉置管。说他能干是有依据的,第一批重症患者有16例患者,有14个患者需要做CT,新冠肺炎患者做CT需要下楼到移动CT车上做,对于能自行行走的患者来说,很容易完成,对于重症、偏瘫、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通过9层台阶到移动CT车上是特别困难的事,他和刘刚老师没有犹豫,一句话:做就是了。体重轻的直接抱上去,体重大的抬上去,这对穿着防护服的他们确实是个挑战,好在他们顺利地完成任务,并安全地退出隔离病房。

刘刚这个名字我印象很深,8月5号下午我们率先抵达岐伯山医院,在转战港区医院之前我们在苟建军院长和张建祥处长带领下当天下午全面接管所有患者。我们到达岐伯山时苟院长及张处长正在和专家组部署转运患者工作。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我们第一时间便投入了抗疫工作中。我们同批人员中有很多是第一次参与一线抗疫工作,面对突然来临的第一个夜班,可能会有点压力。当时外科ICU刘刚、风湿科张磊、呼吸科王起龙、妇科刘哲颖、神经内科祝清勇我们被分到了感染二病区苗旺教授组。刘刚就是那个在岐伯山医院值过夜班并在第二天全程参与转运患者的人,而且很庆幸的是,转战港区医院后我和刘刚又被分在了一个病区——重症隔离病房。也正是这种机缘,我对刘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依然保持一贯的作风:做就是了。他在重症病房完成了第一例有创操作:中心静脉置管。为了向刘刚看齐,我当天做了唯一一例新冠合并艾滋的中心静脉穿刺。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事,刘刚是一次进隔离病房时间最长的人:8月12号早7点进病房,自己先查一遍房,然后陪同专家查房汇报病情,结束后又亲自监护危重型患者,直到下午3点半专家主任们商量好治疗方案并执行完毕他才出隔离病房,因为自己的病人自己看着放心。

秋月医生,我一开始总记不住她姓谭,因为大家都在叫秋月,她也是和我们一起从重建ICU一路走来的。她是我们郑大一附院呼吸重症的医生,瘦小的身材,看似弱不禁风的样子,她可是我们的一个治疗组组长。港区医院重症病房的第一个夜班就是她带着组员郑大一附院呼吸科盛艳兵、市一院黄晓华和曹焱一块值的,一个小姑娘在这场抗疫歼灭战中率先披挂上阵,这也是我们郑大一附院全面开启这场抗疫战最危险的阵地。上面的一张照片中是李德亮医生、刘刚医生和谭秋月医生三人在查房。秋月告诉我,这张照片以后可以向儿子证明她曾经来过抗疫一线。我说为什么是以后证明,她说儿子还很小,还不懂我们工作的意义。她虽然想儿子,但却不敢和儿子视频,她说儿子看到妈妈就哭,因为看到却摸不到!说到这里,我也想我的两个儿子了,一个五岁半,刚刚懵懂,一个一岁半,“没心没肺”,老大已经知道关心爸爸,老二只顾自己玩,除了说句拜拜,多一个字都没有。我虽然没有留在病房的照片,从魏伟护士那里我得到了一张为大家做核酸检测的工作照,谢谢魏伟!

刘刚、李德亮和谭秋月作为我们一线抗疫人的代表,做着他们自认为平淡而本职的工作。不同于他们的还有一群人做着另一份看似简单而又微不足道的工作,那就是我们的报表小分队,各病区都由专人负责,收集汇总患者信息,上报给医院及专家。我作为重症病房的总住院,一开始就承担了重症病房患者的报表任务,随着我们的工作进展,需要我们收集和整理的数据也逐渐增加,我们重症病房也成立了报表小组,我也将不同的任务进行了分工:郑大一附院麻醉科李莉负责重型/危重型患者病例汇报(病报),她同时还是我们重症病房的麻醉小组成员,兼顾麻醉和气管插管工作;综合ICU韩冰及呼吸内科盛艳兵负责晨交班报表,我负责时报表及本土病例报表。后来由于工作任务的调整,内分泌任高飞、于慧和桑倩也加入了我们的报表小组。由于报表工作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我们依然接受并坚持把它做好。第一次做病报时没有经验,反复做,反复与国家专家组宣武医院重症专家姜利主任沟通,反复调整,从下午3点做到晚上9点。任高飞师姐他们为了及时更新患者数据能够赶上早7点的时报表及晨交班表,她们赶凌晨两三点的班车去医院收集数据。报表人时时刻刻关注病人病情变化,是抗疫这场大战的情报员。第一时间获取疫情数据,第一时间获取病人病情变化。为医院疾控提供整体数据,指导抗疫大方向,根据需要调配抗疫物资;为专家提供个体数据,作为分析病情依据,指导具体作战计划,为全面抗疫胜利默默无闻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很多人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抗疫的决心。他是送餐的师傅,他是运送垃圾的保洁,他是门口的保安,她是正在为患者做血气分析的护士,他更是辅助患者做俯卧位的医生。很多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正在安安静静的抗疫,他们都是“默默地抗疫人”!(策划:郑大一附院 苟建军 刘 玲;撰稿: 郑大一附院心内科 王 玺;摄影:郑大一附院ICU飞鹰队)

编辑:王晓颖  审核 :阎乃川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