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世界五大作物之一,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米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3.5亿亩以上,其中河南6000万亩左右,是我省的第二大农作物。
7月份,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对我省秋粮作物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玉米受灾867万亩。当前,夏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是决定玉米穗粒数的关键时期,玉米受灾后该采取怎样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损失?8月2日,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著名玉米专家程相文研究员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程相文表示,由于近日河南省多地区遭受罕见暴雨袭击,伴随着台风“烟花”的影响,大部分受灾玉米水淹、浸渍严重,局部地区伴随着倒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含水量高,根系缺氧,活力下降,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降低;土壤养分淋溶流失,速效氮含量降低;土壤无氧呼吸加强,加剧对玉米根系的伤害;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植株生长缓慢;田间湿度过大,易诱发病虫害。因此,要加强灾后管理,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秋粮的丰产丰收,对完成我省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供给至关重要。
针对受灾农田,应因地制宜、科学研判、分类指导,程相文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及时排水:对水淹涝渍地块,及时疏通田间排水沟或用水泵人工排水,尽早排出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玉米根系和植株恢复正常生长,防止因积水造成早衰。
二、及时扶正:对于受台风影响,倒伏而不倒折的玉米地块,排水后尽早扶正、培土,使植株尽早恢复正常生长。目前玉米植株出现倒伏的基本为根倒,即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比较松软,在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玉米部分根部从土壤中拔出的现象。对出现严重倒伏的地块要及时扶正,根部培土,促进气生节根生长,提高植株吸收营养和抗倒伏能力;倒伏较轻的地块可让其自然生长,基本不影响产量。同时,要去除空杆和枯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生长。
三、补施肥料:能进地时,要尽快中耕放墒,同时,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钾肥5公斤,叶片发黄的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二到三次,每间隔5天一次,促进叶片光合作用。
四、防治病虫害:当前,玉米田间湿度大、气温高,为玉米叶斑病、顶腐病、茎腐病、南方锈病和草地贪夜蛾、玉米螟虫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要早防早治,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综合防治的原则,必要时喷洒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入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把病虫为害降到最低。
五、及时改种:对于水淹时间长或倒折严重,不能恢复正常生长的玉米地块,要及时改种生育期较短的蔬菜、杂粮等作物,如绿豆、白菜、萝卜、生菜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程相文,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今年85岁的程相文,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58年,有56个春节是在海南岛试验田度过的,先后选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到十多个省市,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70多亿元。他一手抓新品种选育,一手抓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首创万亩核心区全国夏玉米同面积最高产量纪录,在国内率先实现万亩连片一年两熟亩产超吨半粮,对河南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