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6亿人的健康数据 着力打造健康领域“最强大脑”

2020年11月11日09:5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王君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以下简称“北方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试点之一,是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试点评估,也是唯一一个部委、省、市共建签约的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11月10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已建成国内容量最大、最为节能、最具智能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中心。

据介绍,基于海量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共同研发了山东省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图谱,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山东省危险暴露因素图谱、疾病分布图谱、死亡图谱、疾病负担、健康服务及医疗保障图谱的整体状况,为指导山东省卫生规划、政策制定、医学研究和健康产业布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重大指导意义。


北方中心广泛引入国家级平台、顶级智库及科研资源;以应用为驱动,形成支撑公共卫生、智慧医疗、健康管理等场景的创新体系。建立全面、系统、数字化、可视化的“全息数字人”,推动全生命周期居民健康管理,提升全方位医疗保障能力。

聚焦云医疗、互联网医院等“数据密集型”业务,北方中心构建了覆盖惠民、惠医、惠政、惠研、惠企的应用体系。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赋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提高大健康产业生产力。北方中心融“政产学研金服用”于一体,建设智慧医疗硅谷、医教研用高地、创新创业平台,将带动千亿级产业规模发展。

其实,北方中心大量应用都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咱们老百姓平常去医院就医,会产生挂号信息、缴费信息、检验信息等,而这其中体量最大的一类数据就是影像。这些数据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但由于这些影像信息的载体都是物理胶片,使用往往十分不便,而且还不易保存。”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北方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宁告诉记者,如果把这些数据全部储存在云端,不仅能够方便老百姓以及医院能够实时的长周期的进行调阅,还能更加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等领域。

基于这一设想,北方中心依托海量基础设施资源,构建了省级“影像云”,居民和医院都能享受到云胶片、电子胶片在线调阅、永久存储等服务,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肺小结节自动筛查、病灶区域自动标注,三维建模辅助教学等。

“‘影像云’这种大数据的应用,其实只是整个医疗领域数据应用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从生老病死,都会在医院等医疗机构里产生大量数据。原来的这些数据本身都是碎片化的,你可能经常就找不到两年前就医的一些病例了,同时医院本身也没有把这些数据互通起来。”邓小宁说,而通过北方中心的建设和应用,海量的数据就能够融合起来,把一个人生老病死全周期的数据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人。


“我们把它叫做‘全息数字人’,就是全生命周期的一种数字管理,甚至于说未来会发展成一种概念叫‘生命银行’,把我们一生的所有人体变化全部数字化,使我们能够长周期更加精准的去进行健康管理。” 邓小宁说,未来北方中心将会整合基因、环境、行为等各类数据,逐步实现对居民健康状态进行全生命周期、精准、科学的健康管理,实现“全息数字人”。

“北方中心利用大数据打造了一个围绕大健康领域的全周期、数字化的‘最强大脑’,不仅能够处理海量、复杂的大健康领域的数据,同时附能各个行业,输出给民众、企业和政府。”邓小宁说。

据了解,作为山东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医养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年底将投入试运营。“未来北方中心将依托区位优势,推动周边省市共建共享,覆盖北方地区6亿人口,联通上万家医疗机构的‘数据孤岛’,串联亿万百姓大健康信息,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有效缓解‘看病烦’的问题,用数据造福百姓。”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