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设计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既促人深思,又引人遐想。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文化设计活动能否通过更多的方式实现。围绕这些议题,11月22日,在郑州2019国际设计学术会议上,来自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学者与国内专家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
郑州2019国际设计学术会议以“设计创新原动力”为主题,由河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指导,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主办。
当天的开幕上上,河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产业政策处处长李建华,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方少明教授,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管委会主任王爱辉,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工业意匠学科、设计文化研究室博士生导师植田宪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汗青教授,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殷正声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余隋怀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智造大奖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昀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学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同济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范圣玺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詹秦川教授等来自省内外高校、企业的260多位嘉宾出席。
开幕式上,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方少明教授致欢迎辞,方少明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在打破学科壁垒,开展集成创新,振兴地域文化,服务地方产业方面的探索与贡献。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产业处处长李建华发表主题演讲,他说,2019年是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大力提升设计能力是推动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河南高校要勇担培养人才、发展学科、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重任,继续为河南设计基础研究能力和设计服务水平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会主席、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阳教授阐述大会主题,他说,以数字技术、量子科技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类科技领域的新突破,使得与之密切相关的设计活动的轨迹发生重大改变。关于设计未来的探讨,不仅十分有趣,而且也很重要。
省内外设计同行和设计专业师生参加大会,会议现场火爆,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