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从拥挤的社保大厅,到手机智能化操作,从之前的办理一项业务需要几天,到现在的业务秒办理,这就是威海人社局“数字社保”服务体系带来的转变。7月31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全媒体行走进威海人社局,体验威海人社“数字社保”服务体系。
走进威海市人社局一楼社保大厅后,大厅内空旷安静,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不足10人,不但办事窗口大大减少,窗口设置也由原先复杂的分类业务窗口,改为“综合业务受理窗口”。
为了更加方便群众办事,威海市人社局着力打造数字服务窗口。将原来的72个分类柜员窗口压缩为8个综合柜员窗口,并安装了电子社保卡扫码墩,办事人员“扫一扫”便可办理业务。所有业务,不分地域、类别,统一由前台综合柜员负责受理,然后由数字服务平台驱动相关信息数据至后台进行逐级审核审批,经办人员只需在业务流程驱动下按步骤、授权和时限完成待办事项即可,真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
这一切的转变,来自于威海市倾力打造的“神器”——“数字社保”服务体系,将人社服务带入市域一体的“同城通办”时代。
“同城通办”打破了层级、区划和时空限制,使企业和群众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合适的方式,获取优质的社保服务。“数字社保”服务体系,依托经办流程系统固化,根除了经办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为障碍、自由裁量等问题,实现了经办服务“同质同效”;依托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使用,根除了经办材料反复提交的问题,实现了社保服务提速增效;依托业务经办全程智能化监控,根除了经办服务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实现了服务公开透明,绩效考核公平公正。
威海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大河网记者,从2015年威海人社率先建成社保经办服务一体化机制,到2016年首创社会保险“5A”服务模式,再到现在的“数字社保”服务体系,与党和国家战略要求完全契合,形成了网络服务型政府、智慧政府和数字政府的雏形和标本。
说到人社APP,家住古寨社区的张大妈说道,“退休后我经常住在上海女儿家养老,之前,像我这样在威海退休后住在外地的人,办理资格认证很麻烦了。得先在上海找个社保大厅填表,再找个邮局把这个表邮回威海。现在,用手机‘刷脸’认证,连家门都不用出,又快又方便。”说着张大妈打开威海人社APP,向记者演示如何在首页登录上个人信息,通过人脸识别完成资格认证。
张大妈手机APP资格认证截图
下一步,威海人社局将探索建立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大数据平台,通过汇集公安、民政、医保等部门数据,加强行为痕迹识别和数据比对,用数据认证代替群众跑腿,努力实现“寓认证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