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2003年春天,义煤原北露天矿由于资源枯竭,实施政策性关井破产。为了给几千名职工、几千个家庭找出路、谋未来,义海能源干部员工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充分发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不毛之地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16年来,义海能源干部员工不仅创造了被誉为“义海模式”的植草复绿模式,而且把大煤沟矿建成青海省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矿井。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获得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民族团结之花”等荣誉称号。
“回去没有出路,不如在此放手一搏!”2003年春天,为了几千名职工的未来,受义煤公司党委和矿党委委托,北露天矿六名党员同志组成了一个临时党支部,赴青海省海西州考察项目。经过一周的考察和激烈的讨论,临时党支部会议终于形成了决议。“几千名职工,几千个家庭正眼巴巴地等着我们找到出路。”“只要我们发扬好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在这不毛之地,闯出一片新天地!”
16年来,从临时党支部,到党支部,到党总支,再到如今分设有大煤沟矿党委和天峻义海党总支的义海能源党委,虽然换了多任班子,但为了给北露天矿几千个家庭找出路、谋未来这个初心始终没有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了这份初心,义海人经受住了自然环境的严酷考验。“开天辟地战木里,群山深处听狼语;扎根海西望归途,泪飞顿作倾盆雨。”“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面条煮不熟,氧气吸不饱。”这些都是他们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义海能源干部员工通过努力拼搏,把大煤沟矿建成青海省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矿井,把青海的煤炭行业推进到了现代化机械开采的大工业文明时代,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据有关权威机构评估,仅“义海”这个品牌,市场价值就达到50亿元。
在远离故土的地方生根开花,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精神的力量,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这些中原儿女血脉里天然流淌的精神特质。”义海人这样说。
贰
16年来,义海能源坚持爱心帮扶,不断改善当地人民生活。
海西州的牧民们不会忘记,义海能源坚持“实物帮扶、资金帮扶、就业帮扶、文化帮扶、情感帮扶”并举,优先安置帮扶当地522名青年和农牧民实现就业,每一年都为当地170多户困难户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92户低保户每月每户送去400元救助金。参与青海省“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资助当地牧民110万元发展“种羊”养殖业,海西州牧民们亲切地将这批羊叫做“义海羊”。
玉树地震灾区的乡亲们不会忘记,义海能源在震后2小时内就组织了39人的党员救援队驰援灾区,是全国煤炭系统第一支到达灾区的救援队。他们在10余天里转战33个搜救点,帮助受灾群众搭建306顶帐篷,解决了3000多人的住宿问题,还抢救出2000余件各类物资。
义海公司还启动了青海省规模最大的长效助学项目——“春暖工程”和“中国梦•义海温暖工程”,出资修建乡村公路、城市爱心广场,解决生活用水……
叁
义海人还十分注重植草复绿,守护好三江源。木里矿区紧临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保护木里的环境,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要为保护中华水塔尽一份责,出一份力。”
自2014年8月起,义海人结合矿区实际,加强科技攻关,和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开展了高原冻土草籽种植和泥胶喷浆种草实验,并取得巨大成功,在不适合种草的高寒缺氧环境下,创造了高寒地区大面积植被恢复、种草复绿的奇迹。五年来,义海能源累计植草复绿面积达32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13亿元,其植草复绿模式被称作“义海模式”。(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