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丰益肛肠医院专家提醒:经常腹泻或便秘,可能是肠癌

2017年09月06日00: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便秘、腹泻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两种症状也可能是肠癌的信号。此外,肠癌初期还会有便血的症状,而这特别容易与痔疮混淆,导致很多患者在被确诊时已是晚期。

  “其实,这些都可以避免,不管症状有多相似,只要做了肛肠镜检查,该做病理的做病理,大部分肛肠肿瘤都能被早期发现。”郑州丰益肛肠医院特聘专家刘佃温教授表示,在日本,肛肠镜检查早已被纳入常规体检,肛肠镜检查不仅有必要,还非常有效。

  数 据

  每年我国大肠肿瘤新发病例增速达4.2%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经济发达国家,每诞生25个婴儿,日后就有1人将患大肠癌。而近20年,随着我们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大肠肿瘤新发病例增速达4.2%。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大肠癌上升有3个特点——年轻化、直肠癌较多、低位直肠癌较多。

  探究

  七成结直肠癌患者被误诊为痔疮

  结直肠癌初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痔疮,这种误诊有的是病人的自我误诊,有的是医务人员的臆测。相关数据显示,70%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被误诊为痔疮,之所以有很高的误诊率,主要是肛肠肿瘤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另外,直肠癌可能压迫直肠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而继发痔疮,因此病变更容易被痔疮的表象所遮掩。

  “虽然两者的症状很相似,但仔细观察还是有细微的差异。比如说出血,如果是痔疮造成的出血,那么血与粪便是分开的,如果是肿瘤造成的,通常血与粪便是混合在一起的。”刘佃温教授说,有些病人还会发现,粪便中混合着黏液,就像浓痰一样,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可能是肠炎,也可能是癌肿破溃出现感染。

  关 注

  肠癌早期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多数患者确诊已是晚期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国家筛查计划,早期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不少结直肠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直肠癌不能进行保留肛门的手术而不得不进行造口,这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65岁的朱先生就遭遇这样的情况,一年前他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医生说情况不好,无法保留肛门,只能做造口。而术后近一年,肛门切口仍然未愈合,并有疼痛感。为了防感染,朱先生用高锰酸钾坐浴,有时有淡黄色液体或血水流出。虽然做了手术,但生活质量却每况愈下,这让朱先生几乎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

  像朱先生这样的病人,刘佃温遇到过很多,他说随着直肠癌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直肠癌治疗的预后是较为满意的,而影响直肠癌治疗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能不能早期发现,“不能早期发现,再高明的治疗手段也无法帮助患者摆脱困境。”

  案例

  反复腹泻被当肠炎治疗,误诊半年后15岁男孩被发现患肠癌

  丰益是专业的肛肠疾病医院,在这里发现的肛肠肿瘤病例似乎更为集中。该院曾对门诊病人做过大致的统计筛查,结果发现来就诊的10个病人中,就有1人查出有肿瘤。“过去肠癌的患者根本没有这么多,但现在门诊里,有时一个星期就能发现3例肿瘤。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

  刘佃温接诊过的最小的肠癌患者只有15岁。在确诊前,这个男孩没有特殊症状,只是不停拉肚子。当时多家医院也都在按照肠炎治疗,但男孩的情况半年一直不好转。当家长带着孩子找到刘佃温时,他第一建议就是让孩子先做肠镜检查,结果病理报告出来不乐观,没过多久孩子就去世了。“这也说明了早发现的重要性,如果孩子能早点做个肠镜检查,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 。”

  呼 吁

  早期发现肠癌,最有效方式是定期做肛肠镜检查

  发现肛肠肿瘤,常规体检中有一项检查可以初步做到——肛门指诊。刘佃温说,这种检查方法就是医生将手指伸入肛门内,根据手指触及直肠四周黏膜进行检查,得出初步诊断。这种检查在临床中简便易行,但是受限于医生手指的长度,对于直肠上端的肿瘤难以探及。所以,最好的检查方式还是做肛肠镜,不管是传统的X线(钡餐、钡灌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检查,还是先进的CT、MRI、PET等检查手段,均没有肛肠镜检查那么直接和准确。

  在日本,胃肠镜检查早已被纳入常规体检,而在国内,因为检查价格、市民认知等问题,胃肠镜一直都是常规体检“计划外的选择”。刘佃温说,肛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肿瘤诊断手段中最简单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答 疑

  肛肠镜检查已进入无痛时代,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很多人不愿做肛肠镜检查一是没有意识,二是害怕痛苦。事实上,肛肠镜没你想的那么可怕,而且检查时间短,三五分钟就结束了,整个过程也没什么痛苦和不适,男女老少都适应。据了解,超导光肛肠镜是将安装有微型电子摄像探头的肛肠镜伸入肠内,采用高达1200万像素的医用视频高清探头及摄像技术,将肛肠内部深层病灶以视频直播的方式,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医患双方均可看得到病情发展状况,从根源上杜绝了误诊、漏诊,为精确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青 通讯员 陈锋)

编辑:张龙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