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投资者网上"见面"河南上市公司高管 3小时六千问题

2015年05月15日00:00

来源:和讯网

  5月14日,河南上市公司2014年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举办,数万投资者网上“见面”河南上市公司高管,3小时内提问六千问题。河南证监局局长刘青松称,市场诚信和理性监管将成为河南市场永恒的主题。

数万投资者网上"见面"河南上市公司高管 3小时六千问题

  据统计,河南上市公司2014年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举办期间,在短短3个小时里,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地区的投资者,共向参加活动的65家上市公司提出了6123个问题,上市公司高管回答问题4733个,答复率77.30%。

数万投资者网上"见面"河南上市公司高管 3小时六千问题

  河南证监局局长刘青松在随后举行的河南上市公司2013年度《诚信公约》履约网络评价先进单位表彰会讲话时称,自诚信公约签署以来,河南上市公司诚信水平持续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上市公司诚信意识明显提升。辖区市场诚信建设上市公司应率先垂范的认识普遍深入人心;“诚信经营、规范发展”,“完善治理、健全内控”、“合规披露、不做假账”等公约条款许多人已耳熟能详;大家都倍加珍惜并积极维护河南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

  二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沪深交易所对辖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年度评价结果,上交所对辖区公司考核结果在良好以上的比率为91.45%,高于同期上交所对所有公司评价结果的平均水平(88.16%);深交所对辖区公司考核结果在良好以上的比率为92.5%,也高于同期深交所对所有公司评价结果的平均水平(87.02%)。

  三是市场各方对河南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持续提高。2013、2014协会连续2年组织诚信公约阳光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投资者积极报名参加,累计有3200多人次直接参与现场交流,向上市公司提出各类问题超过1060个;其中,还有来自台湾的境外投资者参与现场提问。2014年,协会开展诚信公约履约情况网上评议活动,有19244名投资者、媒体代表及其他社会公众人士参与了网上投票。据“新财富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河南辖区67家上市公司中,有39家上市公司受到媒体较高关注,占比58%,较去年39%的比例提高近20个百分点; 99%的公司受到网民高度关注,较去年70%比例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四是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及投资回报逐年增长。辖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逐年提升,(2012、2013、2014年辖区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9.37亿元、147.39亿元和164.1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28元、0.28元和0.30元)。上市公司持续提高现金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2012、2013、2014年辖区公司分红派现合计分别为60.56亿元、73.94亿元和81.05亿元;平均每股股利0.13元、0.14元和0.15元)。上市公司市值大幅提高,投资者价值显现,投资者投资河南股票的热情增长。截止2015年5月11日,河南指数(CN6010)自2012年12月28日推出以来,累计上涨103.85%,高于同期沪深指数的上涨幅度。(同期上证综指上涨94.05%,深证成指上涨65.56%)。

  除常年坚持的诚信建设外,此次河南证监局还将理性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刘青松称:市场诚信需要监管理性。所谓监管理性,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与体现市场规律的法律,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又能够减少市场失灵、防范化解风险。理性的监管能够与市场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稳定市场合理预期,引导市场理性发展。具体的讲,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跟随性。这个特征体现在资本市场监管方面,就是监管者要充分尊重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监管永远是滞后的、跟随性的,紧盯而少动。

  二是间接性。理性监管的间接性体现在,通常情况下,监管并不直接干预具体的,尤其是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制订规则、创造环境来间接地规范、引导竞争。

  三是纠偏性。理性监管的纠偏特征主要体现在事中监管,就是要持续紧盯、适时行动,关注市场风险,加强监测监控和预警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引领性。监管者引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具有失灵的天性。监管一方面要监测防范失灵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市场失灵后的及时补位,尽量减少损失。二是在深入研究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引领市场环境。

  五是惩戒性。惩戒是监管的必备权能,是监管手段但不是监管出发点。对于不顾诚信、不守规矩的市场参与人,必须采取惩戒措施,维护市场秩序和诚信价值。

  六是稳定性。监管具有内在稳定性。监管者的原则立场是稳定的,底限及其违规惩戒是可预期的。这既是因为监管者市场地位相对超然,也是因为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于诚信市场的监管尤其要注意引导形成和维护合理预期。

  刘青松还表示,市场的诚信自律与政府的理性监管,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市场和政府各尽其职,各守其分。市场主体诚信意识提升,监管部门保持监管理性,实现市场运行与监管良性互动。希望河南证监局与河南上市公司以及各相关机构与人员携手前行,让市场诚信和理性监管成为河南辖区市场永恒的主题。

  附:河南证监局局长刘青松讲话全文

  你若诚信 我便无忧

  —在河南上市公司诚信履约评价表彰活动上的讲话

  河南证监局局长 刘青松

  各位上市公司的老总,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

  下午好!

  今天,上市公司协会在这里组织《河南上市公司诚信公约》2013年度履约评价表彰活动,2014年度的履约评价活动从今年5月份也已经开始。这既是对公约签订以来各公司诚信履约情况的全面回顾总结,也是对河南上市公司树立诚信新形象的一次集中宣传。我代表河南证监局对本次活动表示祝贺,也为受表彰的20家上市公司点赞,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共同维护河南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应当说,自诚信公约签署以来,河南上市公司诚信水平持续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上市公司诚信意识明显提升。辖区市场诚信建设上市公司应率先垂范的认识普遍深入人心;“诚信经营、规范发展”,“完善治理、健全内控”、“合规披露、不做假账”等公约条款许多人已耳熟能详;大家都倍加珍惜并积极维护河南上市公司的诚信形象。

  二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沪深交易所对辖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年度评价结果,上交所对辖区公司考核结果在良好以上的比率为91.45%,高于同期上交所对所有公司评价结果的平均水平(88.16%);深交所对辖区公司考核结果在良好以上的比率为92.5%,也高于同期深交所对所有公司评价结果的平均水平(87.02%)。

  三是市场各方对河南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持续提高。2013、2014协会连续2年组织诚信公约阳光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投资者积极报名参加,累计有3200多人次直接参与现场交流,向上市公司提出各类问题超过1060个;其中,还有来自台湾的境外投资者参与现场提问。2014年,协会开展诚信公约履约情况网上评议活动,有19244名投资者、媒体代表及其他社会公众人士参与了网上投票。据“新财富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河南辖区67家上市公司中,有39家上市公司受到媒体较高关注,占比58%,较去年39%的比例提高近20个百分点; 99%的公司受到网民高度关注,较去年70%比例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四是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及投资回报逐年增长。辖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逐年提升,(2012、2013、2014年辖区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9.37亿元、147.39亿元和164.17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28元、0.28元和0.30元)。上市公司持续提高现金分红,积极回报投资者。(2012、2013、2014年辖区公司分红派现合计分别为60.56亿元、73.94亿元和81.05亿元;平均每股股利0.13元、0.14元和0.15元)。上市公司市值大幅提高,投资者价值显现,投资者投资河南股票的热情增长。截止2015年5月11日,河南指数(CN6010)自2012年12月28日推出以来,累计上涨103.85%,高于同期沪深指数的上涨幅度。(同期上证综指上涨94.05%,深证成指上涨65.56%)。

  但是,我们也发现个别公司在诚信和规范运作方面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存在不足,部分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有的公司涉嫌虚假披露、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近3年我局累计对辖区上市公司、相关中介机构及有关责任人采取了34家次行政监管措施,并计入诚信档案,其中立案移交3家次,行政处罚2家次。反映了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规范运作等方面基础薄弱、诚信缺失,个别公司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违法违规。

  二是部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有的上市公司独立性不强,与控股股东存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董事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勤勉尽责意识;独立董事、监事会监督制衡作用发挥不好。部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制订的内控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存在重大缺陷,难以保证公司规范经营和信息披露质量。

  三是个别公司质量不高,重大风险长期得不到化解,影响辖区上市公司的整体形象。有的公司资产运营质量不高,投资决策失误,盈利能力低下,甚至出现重大的财务危机和持续经营风险。有的公司连续亏损,多次面临退市风险,不得不靠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才避免退市。有的公司控股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面对公司风险,长期拿不出有效的重组和改善经营的方案,又不愿与投资者沟通解释,主动回应投资者的质疑,充分披露公司风险。有的公司做出的公开承诺内容不规范,履行不积极,导致投资者投诉不断。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南上市公司的诚信水平,同时规范辖区监管工作,我和大家交流几点意见。

  一、诚信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价格信号为导向进行微观经济活动,并带来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简而言之,这一资源配置的过程就是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根据所了解的信息,所能够付出的成本和能得到的收益,做出交易判断的过程。由于整个交易过程是以信息运动为基础的,就更加凸显了诚信的基础作用。如果你提供了虚假的信息,那么所有相关市场参与者、交易双方的交易判断,都将基于一个虚假错误的信息,导致的结果必然就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失当,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和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合理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来实现的。资本市场交易模式及其机制,普遍建立在委托、信托等法律关系之上,如果缺少信任、缺乏信赖、缺失信用,就会动摇市场的信心,动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诚信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是实现资源配置合理有效的基本条件,是保证资本市场交易公平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更是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根本保证。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是资本市场上最基础、最活跃的主体,也是对市场最敏感的,最能够体现市场经济原则的一个活动主体,其活动方式代表了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市公司讲诚信既是基于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要求,也是确保社会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根本要素。

  诚信原则作为民商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民商事主体进行民商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都应本着诚实、善意的态度,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等。诚信原则反映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是保障市场有规则有秩序运行的重要法则。

  2012年10月,我们组织辖区上市公司签署了《河南上市公司诚信公约》,《公约》的研究制订体现了资本市场诚信建设的普遍性要求,准确把握了上市公司诚信的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上市公司诚信属于商务诚信的范畴,我们在把握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为核心的监管要求和商务诚信的具体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河南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自律建设的实际,坚持自律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将上市公司诚信主要概括为产品、服务、创新、治理、信息披露、股东和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诚信公约》条款成为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和衡量公司诚信水平的标准。

  在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这种高度依赖信用的经济环境中,诚信是资本市场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对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法人而言,诚信既是行为能力的标准,也是行为成本的标准;既决定了公司的行为能力,也决定着公司的行为成本。坚守诚信,将为上市公司带来各种好处和发展契机。

  一是诚信为上市公司带来信任。世界上各种文化和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中,对诚信都是同样的高度重视,而信任是企业讲诚信结出的善之果,也是企业拥有的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从企业经营上看,诚信就表现为客户的信任、自身的品牌。诚信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拥有了更高的客户忠实度和额外的市场竞争力,而品牌则可以带来超额的利润附加值。就资本市场而言,诚信的上市公司,也拥有更多监管上的豁免权。比如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中为优质公司开辟的绿色通道;监管转型所强调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差异化监管理念等。

  二是诚信使上市公司获得自由。诚信的上市公司会获得更加充分的自由。秉承“诚信经营,规范发展”理念的公司可以更好的将精力集中在主业经营、技术革新、核心竞争力提高、创新发展等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领域;同时,监管上对于诚信的公司也少有干预,从而给公司带来更多的自由,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如目前证监会许多创新试点、业务牌照均有资格的要求,诚信的公司在这方面必然拥有更多的优势,这也是诚信公司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是诚信为上市公司赢得尊重。一家诚信的上市公司会赢得各市场参与主体的尊重,而尊重本身也会创造价值。自尊自重让企业拥有更多的发展主动性和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客户的尊重会提升企业的客户粘性和核心竞争力;投资者的尊重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机会、筹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市场的尊重则更加直接的影响市场对公司的估值,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市场溢价。讲诚信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坚持理性监管

  市场诚信需要监管理性。所谓监管理性,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与体现市场规律的法律,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又能够减少市场失灵、防范化解风险。理性的监管能够与市场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稳定市场合理预期,引导市场理性发展。具体的讲,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跟随性。这个特征体现在资本市场监管方面,就是监管者要充分尊重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监管永远是滞后的、跟随性的,紧盯而少动。

  二是间接性。理性监管的间接性体现在,通常情况下,监管并不直接干预具体的,尤其是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制订规则、创造环境来间接地规范、引导竞争。

  三是纠偏性。理性监管的纠偏特征主要体现在事中监管,就是要持续紧盯、适时行动,关注市场风险,加强监测监控和预警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引领性。监管者引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具有失灵的天性。监管一方面要监测防范失灵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市场失灵后的及时补位,尽量减少损失。二是在深入研究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引领市场环境。

  五是惩戒性。惩戒是监管的必备权能,是监管手段但不是监管出发点。对于不顾诚信、不守规矩的市场参与人,必须采取惩戒措施,维护市场秩序和诚信价值。

  六是稳定性。监管具有内在稳定性。监管者的原则立场是稳定的,底限及其违规惩戒是可预期的。这既是因为监管者市场地位相对超然,也是因为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于诚信市场的监管尤其要注意引导形成和维护合理预期。

  三、市场诚信与理性监管应当形成良性互动

  市场的诚信自律与政府的理性监管,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市场和政府各尽其职,各守其分。市场主体诚信意识提升,监管部门保持监管理性,实现市场运行与监管良性互动。

  (一) 上市公司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高透明度。

  上市公司要强化以信息披露中心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信息披露规则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是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深层次原因,信息披露质量是公司内部治理水平的外在集中表现。希望各公司要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我局发布的有关指导意见,切实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二) 上市公司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辖区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都有较大差距(2014年辖区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30元,净资产收益率7.53 %;全部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是0.55元,净资产收益率是11.58%)。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上市公司产业分布较偏向传统产业。二是研发投入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诚信公约第4条提出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上市公司要确保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 其他非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力争达到2.2%以上。但是,2013年辖区有25家,2014年有31家公司的研发投入比例未达到2.2%。希望这些公司能切实以《诚信公约》作为行动指南,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机制,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盈利水平。

  (三) 深入推进监管转型,坚持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市场。

  最近,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必须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在简政上下功夫,提出五个“再砍掉一批”。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监管转型,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扎实做好河南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监管执法工作,切实履行 “两维护、一促进”核心职责。监管转型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原则是坚持依法治市,目标是建设法治市场,当前主要任务是提高依法治市的能力和素质,提高监管效能。依法治市主要是规范监管行为,最大限度地克服监管行为的随意性。建设法治市场就是要求资本市场所有参与者(包括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等)依循相同的市场逻辑和运行规律,遵守相同的法律规范,彼此形成明确、稳定的行为预期,实现市场运行与监管良性互动。

  首先,要充分尊重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和重要基础,市场主体的首创精神是实现创新驱动的不竭动力源(600405,股吧)泉。监管工作必须尊重并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法无禁止皆可为,市场主体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做选择、做交易,在实现自身利益最优的同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其次,要尊重市场规律,依法行政,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法治重在规范和制约权力,保障权利。坚持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根据新修订的派出机构监管职责,制定责任清单,严格依法履职,法定职责必须为;制定权力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制定程序清单,保证程序正当,对市场主体既要监管好也要服务好,维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权利;遵循市场规律,防止市场失灵,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不在法定职责之外设立任何制约市场主体权利的限制性规定,不干预市场主体微观活力,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自主创新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依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注册制的精神实质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严格信息披露的诚信义务和法律责任。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就是要从以事前审批为主,转变到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在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的同时,加强合规性和风险审慎性监管,强化稽查执法,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法,有诉必理,有案必查,违法必究,行(刑)责法定;依法监管,于法有据,裁量有度,执法结果符合实体公正,执法过程符合程序公正,同样违法违规情形同样处罚,提高监管执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同志们,河南辖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诚信公约及其阳光行活动是维护、推动辖区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我们携手前行,让市场诚信和理性监管成为河南辖区市场永恒的主题。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你若诚信,我便无忧”。

  谢谢大家!

编辑:张龙